當我們提及「波斯」,腦海中浮現的或許是精緻華美的波斯地毯、優雅神祕的波斯貓,或是《一千零一夜》中充滿異域風情的古老傳說。然而,波斯不僅僅是一個歷史名詞,它代表著一個擁有超過兩千五百年輝煌文明的民族——波斯人。他們是今日伊朗的主體民族,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錯綜複雜的歷史,不僅塑造了西亞的格局,更對世界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本文將深入探討波斯人的起源、歷史演變、全球分佈、宗教信仰以及獨樹一幟的文化精粹,揭開這個被譽為「落難貴公子」的古老民族的神祕面紗,並釐清「波斯人」與「伊朗人」之間微妙而重要的區別。
名稱的釐清:「波斯」與「伊朗」
要了解波斯人,首先必須釐清「波斯」(Persia)與「伊朗」(Iran)這兩個名稱。它們並非可以完全互換的同義詞,其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歷史、地理和政治意義。
波斯 (Persia): 這個名稱源於古希臘。西元前六世紀,當居魯士二世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時,其核心區域位於今日伊朗西南部的「帕爾薩」(Pârsa)地區(今法爾斯)。古希臘人便以此地為名,將整個帝國及其人民稱為「波斯」。此後,透過希臘和羅馬的文獻,「波斯」成為西方世界對這片土地的通用稱謂,沿用了兩千多年。因此,「波斯」一詞帶有更多歷史和文化色彩,常用於指涉1935年以前的伊朗,或該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,如「波斯帝國」、「波斯文學」等。
伊朗 (Iran): 這才是當地人自古以來對自己家園的稱呼。早在薩珊王朝時期(西元224年–651年),他們就稱自己的國家為「埃蘭沙赫爾」(Erânshahr),意為「雅利安人的領地」。雅利安人是印歐語系民族的一支,約在西元前兩千年遷徙至此,波斯人便是其後裔。「伊朗」一詞正是「雅利安」的同源詞轉,代表著一種根植於血緣與土地的自我認同。
1935年3月21日,當時的國王禮薩·汗,即巴勒維王朝的創始人,為了強化民族自尊與現代國家形象,正式向國際社會頒布法令,要求各國在官方文件中使用「伊朗」這一國名。自此,「伊朗」成為國際通用的官方名稱。
總結來說,「伊朗人」(Iranian)指的是擁有伊朗國籍的公民,這是一個多民族國家,除了佔多數的波斯人(約佔總人口61%-66%),還包括亞塞拜然人、庫德人、盧爾人、阿拉伯人等多個民族。「波斯人」(Persian)則特指以波斯語為母語的主體族群,他們是波斯文明最主要的傳承者。
悠遠的歷史長河
波斯人的歷史是一部跨越三千年的史詩,充滿了帝國的榮光、外族的入侵、文化的融合與堅韌的復興。
雅利安起源與早期文明: 約西元前2000年,屬於印歐語系的雅利安遊牧部落自中亞遷徙至伊朗高原,並與當地的埃蘭等原住民融合。其中一支定居於高原西南部,逐漸形成了後來的米底人和波斯人。最早關於波斯人的書面記錄來自亞述人,他們在公元前九世紀稱其為「帕爾蘇」(Parsu)或「帕爾蘇阿」(Parsua)。
阿契美尼德帝國(前550年–前330年):第一個世界帝國
由居魯士二世創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,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橫跨歐、亞、非三大洲的超級帝國。其疆域東至印度河流域,西抵巴爾幹半島,南達埃及,統治著當時全球約44%的人口。居魯士二世以其寬容政策著稱,其頒布的「居魯士銘筒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份人權憲章,宣示了宗教自由與種族平等的理念。帝國的第三任君主大流士一世,則建立了完善的行政體系、統一貨幣與度量衡,並修建了長達2,700公里的「波斯御道」,成為古代世界的交通動脈。首都波斯波利斯更是集當時建築、雕刻藝術之大成,被譽為「太陽底下最富有的城市」。
希臘化、安息與薩珊王朝的復興:
西元前330年,亞歷山大大帝東徵,滅亡了阿契美尼德王朝,波斯進入希臘化時期。其後,由帕提亞人建立的安息帝國(前247年–西元224年)崛起,成為羅馬帝國在東方的勁敵。西元224年,阿爾達希爾一世推翻安息,建立薩珊王朝(224年–651年),被稱為「第二波斯帝國」。薩珊王朝全面復興波斯傳統文化,將瑣羅亞斯德教(祆教)定為國教,在藝術、建築和學術上取得了輝煌成就,其影響力遠達中國與歐亞大陸。
伊斯蘭的到來與波斯文化的黃金時代:
七世紀中葉,新興的阿拉伯帝國擊潰了因長期與拜占庭作戰而衰弱的薩珊王朝。波斯從此進入伊斯蘭化時期。然而,擁有高度文明的波斯人並未被阿拉伯文化同化。他們在接受伊斯蘭教的同時,頑強地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認同。在阿拔斯王朝時期,大量波斯學者、官員和工匠進入帝國核心,波斯文化深刻影響了整個伊斯蘭世界,迎來了「伊斯蘭黃金時代」。波斯語也在這一時期與阿拉伯語詞彙融合,發展成為一種更豐富的文學語言。
薩非王朝(1501年–1736年)與什葉派認同的確立:
這是波斯歷史的又一個關鍵轉捩點。由伊斯邁爾一世建立的薩非王朝,不僅重新統一了伊朗,更將伊斯蘭教什葉派的「十二伊瑪目」教義定為國教。在此之前,在伊朗大部分地區信奉遜尼派。這一政策使得波斯在以遜尼派為主的伊斯蘭世界中,形成了獨特的宗教與文化身份,並持續至今。遷都伊斯法罕後,阿巴斯大帝將其打造成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,留下了「伊斯法罕半天下」的美譽,而伊瑪目廣場更是其建築成就的巔峯。
全球分佈與民族分支
如今,全球約有6,000萬波斯人,他們不僅是在伊朗的主體,其分支和社群也遍佈世界各地。
地區
預估人口
備註
伊朗
約 5,000 萬
佔全國人口約61%-66%,是波斯人的核心聚集地。
巴基斯坦
約 137.7 萬
主要為本地波斯語社群及來自阿富汗的難民。
美國
約 74.3 萬
重要的海外波斯人社群,多為1979年革命後移民。
阿拉伯聯合大公國
約 40 萬
因經貿關係形成的龐大社群。
英國
約 27.5 萬
歐洲最大的波斯人社群之一。
德國
約 20 萬
加拿大
約 17.3 萬
卡達
約 16 萬
以色列
約 13.5 萬
主要為伊朗裔猶太人。
俄羅斯
約 17 萬
中國
約 4.1 萬
主要為塔吉克族,語言與波斯語相通。
除了上述僑民社群,還有幾個與波斯人關係密切的民族分支:
塔吉克人: 被稱為「東波斯人」,主要分佈在塔吉克斯坦、阿富汗和烏茲別克。他們與伊朗的西波斯人在語言、文化和歷史上有著深厚的淵源。
哈扎拉人與艾馬克人: 分佈於阿富汗,是具有波斯化蒙古與突厥人血統的民族,通用波斯語方言。
帕西人(Parsees): 居住在印度和巴基斯坦,是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後,為逃避宗教迫害而遷徙的瑣羅亞斯德教徒後裔。
塔特人(Tats): 分佈於高加索地區,是薩珊時期定居於此的波斯商人後代。
文化精粹
波斯文化猶如一座宏偉的寶庫,其文學、藝術、建築和哲學思想,無不散發著迷人的魅力。
語言與文學:詩歌的靈魂
波斯語(Farsi)是一種古老而優美的印歐語系語言。儘管書寫上借用了阿拉伯字母,但其文法結構與閃族語系的阿拉伯語截然不同。波斯文學,尤其是詩歌,是其文化的靈魂。從菲爾多西的史詩《列王紀》到歐瑪爾·海亞姆的《魯拜集》,再到哈菲茲和魯米的抒情詩,詩歌不僅是藝術形式,更融入了波斯人的日常生活與哲學思考。據說,幾乎每個伊朗家庭都擁有一本《古蘭經》和一本哈菲茲的詩集。
宗教信仰:從祆教到什葉派伊斯蘭
波斯是世界上多個重要宗教的發源地。瑣羅亞斯德教是古波斯帝國的國教,其「善惡二元論」思想被認為深刻影響了後來的猶太教、基督教和伊斯蘭教。如今,絕大多數波斯人信奉什葉派伊斯蘭教,這使他們在中東地區顯得獨特。波斯什葉派的形成,標誌著一個與遜尼派世界有所區別的宗教國度的誕生。這種宗教認同不僅是信仰,也成為其民族自豪感和政治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遜尼派哈乃斐派教法學的創始人阿布·哈尼法也被廣泛認為具有波斯血統。
藝術與建築:視覺的盛宴
波斯藝術以其精緻、繁複和高度的審美而聞名。
波斯地毯: 手工編織的波斯地毯以其複雜的圖案和絢麗的色彩被視為藝術珍品,是波斯文化最著名的象徵之一。
細密畫: 色彩鮮豔、細節豐富的波斯細密畫,常作為書籍插圖,展現了高超的繪畫技藝。
建築: 從波斯波利斯的宏偉石柱,到伊斯法罕清真寺的藍色穹頂與彩釉瓷磚,波斯建築創造了令人屏息的視覺美學。此外,他們還發明瞭適應沙漠氣候的「坎兒井」(地下水利系統)、「風塔」(古代空調)和「冰倉」(地下冷藏室),展現了卓越的工程智慧。
生活哲學與傳統節慶
儘管數十年來面臨國際制裁與經濟困難,波斯人依然保持著優雅的生活態度和熱情好客的本性。他們注重禮儀,講究美感,這份從容與氣度源於深厚的文化自信。
諾魯茲節(Nowruz),即波斯新年,是他們最重要的節日。這個源於瑣羅亞斯德教的傳統節日,在春分時節慶祝,象徵著重生與希望,至今仍是伊朗以及中亞許多地區最盛大的慶典。
常見問題
Q1: 波斯人是阿拉伯人嗎?
A1: 不,波斯人不是阿拉伯人。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。波斯人是印歐語系民族,講波斯語;而阿拉伯人是閃族,講阿拉伯語。兩者在人種、語言、歷史和文化上有著根本的區別。唯一的共通點是,現代大多數波斯人與阿拉伯人都信奉伊斯蘭教,但波斯人主要信奉什葉派,而大多數阿拉伯人信奉遜尼派。
Q2: 伊朗和波斯有什麼區別?
A2: 「波斯」是西方世界對伊朗的舊稱,帶有濃厚的歷史和文化意涵。「伊朗」則是該國的官方名稱,也是當地人自古以來的自稱,代表「雅利安人的土地」。現在,「伊朗」用於指稱現代國家,「波斯」則更多地用於描述其歷史、文化和藝術遺產。
Q3: 波斯人主要信仰什麼宗教?
A3: 如今,絕大多數(約98%)的伊朗波斯人信奉伊斯蘭教的什葉派(十二伊瑪目派)。在伊斯蘭傳入之前,他們主要信仰瑣羅亞斯德教(祆教)。目前伊朗仍有少數的瑣羅亞斯德教、基督教和猶太教社群。
Q4: 伊朗境內所有人都說波斯語嗎?
A4: 不完全是。波斯語是伊朗的官方語言,也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,約有60%以上的人口以其為母語。但伊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,還存在許多其他語言,如西北部的亞塞拜然語(屬突厥語族)、西部的庫德語等。不過,幾乎所有伊朗公民都能使用波斯語進行交流。
總結
波斯人是一個擁有輝煌過去與堅韌靈魂的民族。從建立第一個橫跨三大洲的帝國,到在伊斯蘭世界中開創獨特的文化與宗教認同;從孕育出影響世界的文學巨匠,到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建築,波斯文明始終在歷史長河中閃耀著璀璨的光芒。儘管現代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面臨著諸多挑戰,但深入瞭解波斯人的歷史與文化,我們便能理解,那份深植於血脈中的驕傲、熱情與美學素養,是任何困境都無法磨滅的。他們是歷史的繼承者,也是文明的守護者,繼續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,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。
資料來源
波斯人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波斯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波斯人